时间:2022-10-07 01:00:20 | 浏览:607
图为冀州区老盐河生态湿地公园一角。
秋日,漫步在位于衡水市冀州区的老盐河湿地生态公园里,绿水成荫、荷香遍野、廊桥幽幽、微波荡漾,市民们三五成群,有的驻足拍照、有的散步赏景,尽情享受着这座生态滨湖小城带给百姓的满满“幸福感”。这是该区建设生态宜居滨湖城市,全力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的一个集中缩影。
近年来,冀州区以建设“富美冀州、生态湖城”为目标,以争创衡水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城市为动力,完善城区市政设施功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高质量打造美丽宜居城市“后花园”。
完善配套设施,让生活“更便民”。该区大力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全面启动市政改造提升工程,对建设大街、兴华大街、永兴路共计15.06公里合流制管道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对主城区共计110公里排水管道、4341座检查井、4173座雨水收集井开展清疏作业;对迎宾大街、冀新路、湖滨大道等城区道路破损便道等市政设施进行维修,维修破损便道面积9000余平方米,进一步完善了城区市政设施。同时,该区还聚焦市民普遍反映的“停车难题”,充分利用城区“边角”等公共区域、广场等空间资源,挖潜建设了府东街停车场、洛津路停车场等城区公共停车场,新增公共停车位1006个,市民生活条件和城市宜居水平大幅改善。
破题文旅产业,让城市“更靓丽”。该区高标准编制完成冀州古城遗址保护规划,建设完成古城遗址文化公园、历史文化街区、博览馆改造提升等多个文旅项目,全面打造衡水湖5A级景区“冀州版块”。同时,该区以“汉之魂、水之韵”为特色,着力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全面塑造高品位的文化生态体验区以及独具特色的文旅新业态,彰显冀州底蕴深厚的城市“古典范”。截至目前,该区拥有滨湖公园、冀州博览馆、灵秀山庄、田园棉文化园、九州文化广场、老盐河生态公园等景区(点)20余个,初步形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旅游产品体系。
改善人居环境,让乡村“更宜居”。该区还深入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特色,拓展发展空间、突出村落优势、植入旅游产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新样板”。同时,该区全域推进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大力实施“五清三建一改”工程,全面实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作,累计建成美丽庭院10095个,建成卫生厕所5万余座,新改建农村公路300余公里、农村桥梁50余座,获评全省“四好”农村公路示范县,农村宜居水平和百姓幸福指数显著提升。(崔志平 樊加伟)
□河南日报记者 王小萍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我省2022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作为河南的西大门,三门峡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争取更主动的发展呢?1月8日,记者采访了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过去的一年,三门峡坚持
山之风的第8篇原创文章居家办公快三周,终于可以出差了。这一次,是去芜湖。对于6000多万安徽人来说,芜湖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座城市了。但对于外省朋友来说,许多人恐怕和我一样,并不了解芜湖。芜湖市景从地图上看,芜湖居安徽沿江经济带的中心地位,北部
新增高速公路52.6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31.6公里、农村公路1269公里……“十三五”期间,河北省衡水市公路交通交出一份令人鼓舞的答卷——衡水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3956公里,公路密度达158公里/百平方公里,位居全省前列。翻开衡水市交通地
“同呼吸,共奋斗”,保卫蓝天需要全社会共同行动,需要你我他积极参与。连日来,全区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守卫碧水蓝天活动,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衡水市生态环境局桃城区分局打好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为
图为“小红帽”义务宣讲员为社区居民宣讲。樊加伟摄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翟一杉 通讯员樊加伟)组织“红色景点”参观、举办“全面读史”活动、开展“小红帽”义务宣讲……连日来,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积极创新形式,动员广大党员主动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
12月18日,在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庆祝成立50周年之际,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撰的《2020年度中国古都城市国际影响力评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遴选出北京、邯郸、大同、太原、沈阳等27处古都作为评估对象。邯郸市作为战国赵都、东魏
春节临近,各地过年节味渐浓。对联、年画、挂历更是不可或缺的节日标配。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不少军属家庭今年贴出的春联很特别:“喜报英雄门弟,春临光荣人家”“铁血男儿护边疆,家乡遍地是荣光”等强军春联和客厅挂历“引领大时代”“一起向未来”贺信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李明)保定市竞秀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在打造品质生活生活城区上求突破、开新局,实施“治理提升”行动,突出城市特色,打造城市亮点,着力把城市功能做强、环境做美、特色做优。2021年,竞秀区完善城市功能、深化精细管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