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6 23:40:48 | 浏览:264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军侵华,到处是烧杀掠夺,人民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军1939年3月8日占领了我的家乡枣强县。占领前飞机轰炸,占领了县城后又在全县各大村镇建据点、设炮楼。全县敌据点就设了40余个,村与村之间每个村的周围不超8-10华里就设一个据点,全县每个村庄都在日军的控制射程之中。
1939年底,日军占领了冀南区全部县城和大一些的村镇,安据点、修炮楼、挖壕沟、搞封锁,推行治安强化运动,实行惨无人道的蚕食与三光政策。
从1940年下半年开始,冀南的抗战形势日趋恶化。日军1939年3月8日占领了我的家乡枣强县到1945年6月25日日军逃离枣强城跑到衡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军侵占我的家乡枣强6年多时间,犯下了滔天罪行。无数次进行扫荡,多次大屠杀,有1,621名抗日英烈的热血洒在了枣强抗战的大地上。牺牲了营连职干部79人,团以上干部10余人,其中,两位分区司令员易良品、赵义京,两位副司令员夏祖盛、陈耀元(他们如果还活着,建国后授军衔都应是将军)。还有县、区地方干部31人,县级以上干部9人。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抗战的胜利,为了保卫枣强牺牲了他们年轻的生命,枣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日军在枣强反复进行了不计其数次扫荡,我准备重点讲述一下日军在枣强的三次大扫荡、大屠杀,本期文章先讲讲其中的一次大扫荡。
1942年4月29日,发生了一场侵华日军对我冀南党政军游击根据地驻地进行的一次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其战场就在冀东南与鲁西北交界处的运河以西、清凉江以东地区,也就是我的家乡枣强县东南,距离我的家乡大营镇魏洪流故村很近,战斗激烈时能听到枪炮声。战斗的中心在霍庄、何刘屯、十二里庄等地。此地是冀南党政军抗日游击战根据地,后方之一。具体方位在枣强县(大营镇)东南,垂阳县(现南宫县)东部、清河县东北、武城县西北、故城县西南,是五县地的交汇处结合部。
1942年4月下旬,战斗在日军心脏的我冀南区党委、冀南军区、冀南行署领导机关及部分八路军所属部队机关趁夜色掩护,由河北省枣强县东南部转移到了故城县兀兰屯地区进行休整。
冀南区党委、军区行署机关,以及党校、干校、军队轮训队、报社、银行、妇救会、青抗先、两个文工团(一个属军区、一个属行署)。
保护党政军机关的兵力有四个团,特务团、八路军七旅十九团、二十一团、一二九师骑兵团,驻机关周围的一些村子保卫着冀南党政军领导机关。领导机关加上随同行动的八路军部队机关以及党校、干校、轮训队的学员共有1,000多人(有的书上写5,000多人?这个不准确),其中具备作战能力的人员只有三分之一。
时任军区参谋长的范朝利同志当时考虑兀兰屯离郑口敌人据点太近(约4公里),人员又多,影响又大,易被敌人发现。为了确保安全,决定军区、区党委、行署机关于28日晚转移到武官寨西一带。军区机关驻前后花园附近;区党委、行署机关驻大言村、付官屯、军王庙一带。军力布置:骑兵团驻兀兰屯,新七旅的十九团和旅直骑兵连驻饶阳店北侧的杨庄、北仁里一带;军区特务团随军区机关驻防。新七旅二十一团驻西半屯周围。这便是1942年4月29日反扫荡前,我冀南部队几个团保卫冀南党、政、军机关人员的驻防态势。
在我冀南党政军机关四月初转移到兀兰屯地区后,日伪政权武城县县长吴金亭是一个死心塌地的卖国求荣的铁杆大汉奸(解放后毁容潜逃被抓枪毙),探知我冀南党政军驻防情况,跑到德州日军司令部报告驻德州日茜松岛,松岛随即吩咐手下用特种加密方式将情况直接报告给他的上司,远在天津的日军华北驻屯军总司令冈村宁茨。冈村宁茨立即主持召开了秘密军事会议,决定实施原定“肃正作战”计划,搞一场规模庞大的大扫荡。集中优势兵力将方圆几百里的日伪军,以百里奔袭突然包围发起攻击,企图一举消灭我冀南一带共产党的重要首脑机关。
日军侵略者为了彻底消灭冀南抗日军民武装,扑灭冀南平原上的抗日烈火,决定采用新的战术。一即所谓“铁壁合围”式大扫荡。改变了以往在“分进合击”中先摆兵、后扫荡的做法,采用隐蔽企图突然合击(日军称之为“铁壁合围”)的战术,即扫荡之前,将兵力隐蔽集结在距离扫荡地区前沿五十余里以外的地域,然后同时从四面八方连夜奔袭、突然合围。经过一番策划以后,在冈村宁茨的指挥下,枣强、清河、垂阳、武城、郑口(故城)、王均、龙华、大营等处的敌人于28日夜晚秘密集合,准备向我武官寨地区实施合围了。
敌人对冀南地区的这次大扫荡,是华北方面军1942年度“肃正作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日本战后防卫厅出版的材料暴露得知,为了进行这次扫荡,敌人做了长期的准备,早在二月份,敌华北方面军召开了所属兵团参谋长会议,传达1942年度“肃正作战”计划,提出关于肃正作战计划实施纲要。决定在冀南地区之第十二军等部,从四月末开始进行十二号作战计划,由方面军直接指挥。其目的是想彻底消灭冀南抗日力量,同时兼起佯攻牵制的作用,以配合五月开始的冀中作战(3号计划)和晋冀豫地区肃正作战(C号作战)。
因日军对我冀南党政军进行大围剿蓄谋已久,下了大的血本,动用了飞机、汽车、装甲车、骑兵,以重兵将我军包围,集中了济南、邢台、衡水及周围各市县的日军1万多人,伪军2万多人,共3万多人日伪军突然包围冀南党政军机关1,000多人。
因我军对敌这次大围剿行动估计不足,29日凌晨一时许,军区司令部情报科副科长报告“驻饶阳店北侧的十九团发现大营附近有日伪军夜间集结的行动。”我指挥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29日早晨没有发现异常情况,机关和部队照常出操。早饭后大约七点多钟,十九团又报告“枣强、王均、大营敌人的大队人马出动了。”十九团从大营与枣强两股敌人之间顺利地穿插出去了,新七旅骑兵连与敌军相遇打了起来。听到骑兵连与大营敌人交战的枪声,敌人便加快了合围的速度。这时,北、西两个方向的侦察员回来报告:有敌情。并说北面的敌人多。随即,郑家口方向也传来了坦克声和摩托车声。此时,指挥员才感到了情况危急,便决定部队向十二里庄靠拢,集中兵力选择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
上午十时左右,军区机关、区党委、行署机关、骑兵团、特务团等部队集合到了十二里庄一带。此时,从东北郑口方向飞来的三架飞机到了武官寨上空。
指挥员是军区参谋长范朝利、主任刘志坚统一指挥(司令员陈再道、政委宋任穷去太行参加开会学习,副司令王宏坤赴各部队指导工作还没回来。刘志坚下部队才归队)。
范朝利、刘志坚和作战处科的同志研究要选择敌人力量薄弱的地方突围出去。经研究决定,北面敌人较多,东面是运河,是自然屏障而敌人防守很严,是敌占区不是抗日游击根据地,没有回旋余地,应向西、西南方向突围。
指挥员之所以把突破口选在向西、向西南是有道理的。因为向西和向西南突围,只要突破过了清凉江就是枣强大营东南油故一带,油故南是清河南宫地带(当时是垂阳县),在冀南抗日根据地创建与开辟时期斗争形势要图看,1937年9月-1940年12月(冀南党史资料第二辑),东进纵队进军南宫后,宋任穷和东进纵队汇合,直接带骑兵团到了这里创建了抗日根据地。冀南军区、冀南区党委、冀南行署所在地。此根据地区域在枣强县大营以南,清河县以北,南宫县东南,故城的西南,武城西北(此地后归故城县管辖)。具体地点在枣强县大营以南(我的家乡魏洪流故村包括在内,我家在大营南8华里)。南宫东南、乔村东南、垂阳、段芦头底阁、紫冢、南白塔,包括我的家魏洪流故村为中心区,垂阳当时设县一段归枣强后又归南宫县管辖。在这里开辟抗日根据地较早。油故有五个油故:前油故、闫油故、姚油故、东油故、后油故。这里是我冀南军区伤病员的后方医院。在这区域,大营镇、崔浒、乔村、垂阳、段芦头、南白塔,虽有日军设的敌炮楼,我党政军机关住在此地有保卫机关的部队,把兵力布置好,据点炮楼里的日伪军是不敢出动的。
根据以上有利条件的分析,决定向西和西南突围。
决心已下,便命令骑兵团从十二里庄向西偏北油故方向突围。
七旅旅直及二十一团向西南突围,军区机关、区党委、行署机关等随骑兵团行进。特务团在后负责掩护。突围命令下达后,向西、向西南突围。当骑兵团突围到西里屯一带,到了清凉江油故的东岸,对面清凉江西岸就是枣强地域的油故了。但终因敌人众多,几路敌人向我围攻,突围没能成功,只好被迫撤了回来。骑兵连连长张兴德在战斗中光荣牺牲。与此同时,向西南方向、清河县突围的七旅部队也被迫撤了回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已近中午十二时。敌人已占领十二里庄北面2华里处的几个村庄。在坦克、装甲车的掩护下咆哮着向我前沿部队冲击,不停地用小炮向我们射击。敌人的包围圈越来越小,形势严峻起来很是危急。我冀南党政军机关面临被围歼的危险。正在这危急关头,十二里庄以南冯王庄方向的两个侦察员跑来报告:南面王行仗、刘行仗一带敌人力量薄弱,只有一百多个鬼子和两个连的伪军。指挥员范朝利和刘志坚同志立即决定向南突围,这里是唯一的选择了。具体兵力布置是:骑兵团在中,特务团在左,七旅直属二十一团在右,党政军机关及其他人员都随骑兵团和特务团突围。骑兵团、特务团、二十一团各留一个连在十二里庄以北阻击敌人,掩护主力部队突围。
此时,天公也很作美,突围刚开始时间不长,“狂风卷着黄沙刮起大风,尘雾漫天,为我军突围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敌指挥员在空中坐飞机指挥失灵,敌轰炸机扫射失去目标……”
当我军突围到王行仗村以北,遇到了敌人的第一层包围圈。经过激战,全歼了守敌日军,杀出了一条四五里宽的通路。我大队人员随即冲出了敌人的第一道包围圈。
我军继续勇猛地向外突围。在大辛庄又遇到敌人第二道包围圈。大约有一个大队的敌人向我们冲来。我骑兵团白马连、红马连的同志机智灵活,并不与敌纠缠。他们将战马隐蔽在一条大壕沟里,调集十二挺机枪埋伏在壕沟沿上,待敌人逼近一齐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死伤一片。后面的敌人转头溃逃。
我骑兵团的将士跃马追击。二十一团和特务团的先头部队也冲了上去,顶住拼命堵塞突破口的敌人。我大队人马像一股奔腾的铁流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向清河东北的黄金庄方向挺进。
突出重围,来到黄金庄东北的马二庄集结以后,指挥员决定:七旅旅直的二十一团由黄金庄北侧向西北方向转移;骑兵团、特务团掩护军区、区党委、行署机关及其他人员经军营向枣强西南根据地转移。
从军营往西北,过清凉江就是枣强县我军的游击根据地了。我军避开村庄,沿小路前进。午夜时分,顺利地转移到了大营西的冀王滩。为了减小目标,指挥员决定:让区党委、行署机关及其他的地方同志去李瓦窑一带休整。军区机关则继续向北前进到恩察的西部,娄子以北,张秀屯一带休整。
至此,敌人的“四·二九”铁壁合围已被我冀南军民突破。冈村宁茨的“围剿”计划彻底破产。在此之后,我在突围中失散或被人民群众掩护起来的人员大多陆续归队。
敌人的“四·二九”铁壁合围的阴谋极其恶毒。但经过激战,我冀南党政军机关主力部队胜利突出了重围,敌人的阴谋彻底破产了。在突围中我军共毙伤敌人二百余人。然而,我军也牺牲了干部战士一百多名。被敌人杀害的地方干部和工作人员以及无辜群众也有二百多名,共380余人,长眠在霍庄烈士陵园中的有213人。
冀南党政军机关部队“四·二九”反扫荡胜利突围后,连夜转移到枣强西南冀县东部南宫北部,具体位置主要在枣强境内,大营以西偏北,我的家乡魏洪流故村西北,张米以北,南宫明化镇以北,新屯恩察以西,康马西南,宅城南部,以娄子、里祥、杨兴、崔庄、张秀屯、卷子、冀县、瓦窑为中心,南北约20公里,东西约10公里的一带进行休整。
我之所以重点写写“四·二九”铁壁合围反扫荡这篇文章,不仅此反扫荡就发生在我的家乡大营镇魏洪流故村周围,而且,《平原枪声》的作者李晓明也被围困在包围圈内。李晓明当时在冀南青年救国总会工作,担任青年服务部部长(只有22岁,属机关人员),机关人多突围时他没能突击出去,被困了多天,以他的机智勇敢和老百姓的生死相救,掩护他成功突围,找到了部队(具体请查看李晓明1987年2月26日写的一篇《“四·二九历险记》,本文省略)。
在全国第9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9月29日上午,河北省枣强县人武部组织全体官兵前往三十六烈士墓举行烈士纪念日与国防教育宣讲活动,瞻仰他们的丰功伟绩,缅怀为革命事业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开展国防教育,筑牢强军思想。枣强县“三十六烈士墓”长眠着抗日
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查验“双码”的通告枣疫情防指办〔2022〕60号1、所有公共场所自行在河北健康码下面的“场所码”选项中申领各自场所的“场所码”,并在入口显著位置张贴。其他的、旧的二维码要及时清除,以免带来混淆和不便。2、所有进入公共场
河北新闻网讯(何晨曦、王国旺)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人居办通过召开会议研讨、多方走访调研、深入到户座谈、邀请专家讲解等方式,经过充分调研讨论,以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枣强为宗旨,规划先行布好局,多方用力齐推动、综合整治促升级、制度保障谋长效,围绕“
印象里,如果不是以旅游见长的城市,如果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是很难有一条内容丰富、环境雅致同时又拥有超高人气的步行街的。第五届衡水市旅发大会的主办地枣强县却打破了这个常规,县城中10月1日新开街的枣强县民俗文化步行街好吃好玩好看,成为当地热门
告别高氟苦咸水 喝上优质长江水枣强农村在河北省率先实现“江水户户通”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通水五周年之际,其做法受到省政府肯定并在全省推广“以前的水又苦又咸,现在的长江水又干净又好喝。”昨天,在枣强县大营镇封花里村,30岁的村民郑红看着水龙
河北新闻网讯(通讯员彭建彬河北日报、河北新闻网 记者袁川)去年,枣强县全力打造“升级版”的现代新农村,聘请江苏景观园林设计院对重点村的改造提升工程进行了高质量规划设计,既突出了村庄文化特色,又保持了历史风貌。截至目前,该县已累计投资8000
注:题文所指的镇是指县城之外的镇,即:不包括县城所在的镇。看河北省衡水市枣强县的卫星地图,会发现在枣强县城正南方约20公里处,有一个规模较大的城镇。这个城镇和周围的县城相差不大,如果不特意标注,可能还有人会以为它是一个县城呢。其实它只是一个
从今天(4月21日)举行的枣强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4月19日病例1的行程轨迹如下。4月3日以来,除到单位上班和回家以外,主要行程轨迹包括:4月3日到其母亲家吃饭;4月5日下午下班后到信誉楼一楼买煎饼;4月6日
枣强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11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 枣疫情防指办〔2022〕22号全县广大居民:2022年4月20日,我县在应检尽检人群定期检测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随即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排
枣强县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关于11例阳性感染者活动轨迹的通告枣疫情防指办〔2022〕22号全县广大居民:2022年4月20日,我县在应检尽检人群定期检测中发现1名核酸检测阳性人员,随即展开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并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