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衡水冀州:跨“粤”山海,情比血浓

时间:2022-10-07 00:37:41 | 浏览:601

跨“粤”山海 情比血浓——记河北衡水市冀州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石磊2019年12月17日,一颗颗从血细胞分离机上分离收集到的生命种子,饱含着深情与希望,跨越2000公里山与海,缓缓注入广东一位患白血病的年轻妈妈体内,为一个家庭燃起了生的

跨“粤”山海 情比血浓

——记河北衡水市冀州区首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石磊

2019年12月17日,一颗颗从血细胞分离机上分离收集到的生命种子,饱含着深情与希望,跨越2000公里山与海,缓缓注入广东一位患白血病的年轻妈妈体内,为一个家庭燃起了生的希望。

次日上午,历时4小时30分钟、成功捐献230毫升造血干细胞的刘石磊从石家庄顺利返回。一时间,他的义举和先进事迹在当地广为传颂,整个冀州古城亦为之沸腾。

挽救生命 义不容辞

刘石磊是河北衡水冀州区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在内科、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的岗位轮换,让他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

2019年7月,一个陌生的电话,让正忙碌在中国铁人三项联赛(衡水站)医疗保障工作上的刘石磊既意外,又兴奋。

电话的那头,中华骨髓库河北分库的工作人员说,刘石磊在中华骨髓库备案的资料和一名广东的重症患者初次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那一瞬间,就感觉自己中了彩票一样,没多想,在电话里就同意了。”刘石磊回忆道。

在焦急的等待中,高分辨配型结果出来了——高分辨配型百分百成功。在决定捐献的那一刻起,面对诸多阻挠,刘石磊从未退缩。家人因担忧而反对,刘石磊就慢慢说服打消他们的顾虑;捐献干细胞需要健康的身体状况,他就加强锻炼、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慢慢将身体状态调至最佳;为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释放到外周血中而打了一针动员剂后,身体出现腰部胀痛,下肢麻木、红色丘疹等不适症状,他依然没有放弃……只是轻轻地说:“比起患者长期的病痛折磨和几近绝望的等待,我受的这些苦微不足道。能有机会挽救他人的生命,我义不容辞。”

12月17日,历经4个小时30分钟的提取,230毫升的“生命种子”带着刘石磊爱的温度,被回输到广东一名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体内,为她带去生的希望。刘石磊也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9278例、河北省第438例、衡水市第14例、冀州区首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从小立志 从医救人

早在上小学的时候,白衣天使的梦想便深埋在了刘石磊幼小的心灵深处。

那一天,还在上小学的刘石磊和同学一起出门玩耍,两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边跑边玩,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水塘边。因为岸边湿滑,同学一脚踩空掉入了水里,突如其来的变化把同学下坏了。危急时刻,刘石磊顾不上害怕,赶紧跑到周围的住户家里求救。

“当时我俩都不会游泳,幸好有位好心的叔叔及时用很长的木杆把同学拖拽了出来,我的同学才平安无事。”20多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的事情,刘石磊仍对那位素不相识的叔叔充满着感激之情。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时刻准备着帮助他人的爱心种子在刘石磊的内心深处生根发芽了,而做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倾其所有佑护生命,便成了他一生的职业追求。

幼时的梦想一直激励着刘石磊求学实践。大学时期,在护理专业学习的刘石磊,苦学专业知识,勤于社会实践。2007年,由于表现突出,被推荐参加了由国家卫生部组织的“新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实践活动,在北京专家组的带领下开展全国调查。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刘石磊深入衡水市景县和枣强县农村,与农民交流谈心,并逐户进行了问卷调查。走访交流中,他了解到了很多患病者的故事,农民群众对健康和医疗降费的渴望深深触动了刘石磊,“生命在疾病面前有时候是那么的脆弱,而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往往能拖垮一家人。”即将走上医生岗位的刘石磊前所未有地感觉自己肩上的责任更重了。

几易其岗 初心不改

2010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刘石磊成为了一名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

重症监护室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病魔与死神环伺其间,安静的表面下,搏击死神的战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这里的大多数患者,都被数台仪器包围着,处于昏睡状态。仪器们发出此起彼伏的滴滴声,刘石磊和其他医护人员一样穿着ICU急救服,踩着“风火轮”忙碌其中。

“在ICU,抢救了无数生命垂危的患者,也见过太多的生离死别,”谈到重症监护室的经历,刘石磊感慨颇多,“当时就想能为患者多做一些就多做一些,能多帮一点就多帮一点。”

刘石磊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几年前的一天,一位ICU患者生命垂危,家属前来探望。然而来的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刘石磊感觉很纳闷,便跟孩子聊了起来,得知孩子和父亲相依为命,生活困难,他不禁一阵心酸,连忙从同事那借了一百块钱给了孩子,并跟孩子说,“如果哪天过的太艰难了可以来找我。”刘石磊当时并没不清楚自己该如何帮助这个孩子,但是他十分清楚,自己一定会帮他。

几年后,因工作需要,刘石磊被调入了血液透析室。稍显轻松的工作,并没有让他懈怠下来。护士、技师一肩挑的刘石磊更忙了。为了不影响机器日间的正常使用,他常常利用工作以外的时间,加班加点对水处理设备进行消毒管理,对透析机进行维修保养,常常一加班,就是连续8个小时以上。为了保障设备和患者生命的安全,刘石磊从来没有一句怨言,因为入岗宣誓时“终身纯洁、忠贞值守”的铮铮誓言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不曾褪色……

爱心如磐 历久弥坚

刘石磊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患者的主心骨,更是一名无怨无悔的青年志愿者。

爱心路上,刘石磊从未停歇。他连续7年志愿服务衡水湖国际马拉松、中国铁人三项联赛等国际赛事,担当医疗保障任务。当运动员们在赛道上奔跑的时候,比他们更紧张的就是刘石磊了,他每时每刻都在绷紧神经,仔细观察着每位运动员的体能,关注着每一位运动员的身体状态,以保证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施救。“能保障运动员们的健康安全,展示咱们冀州的美好形象,再苦再累也值得。”虽然每次赛道医疗保障服务都很辛苦,但刘石磊从来没有一句埋怨,没有一丝懈怠。

从加入青年志愿者的那一刻起,刘石磊便放弃了自己的休息时间,参加博爱一日捐社会公益活动;下乡入村为贫困户进行家庭健康义诊;深入社区开展戒烟宣传和控烟咨询……每到一处,他都不忘自己的医生职责,测血糖、量血压、指导健康饮食、发放保健宣传资料、传播健康知识,忙得不亦乐乎。“我想尽自己所能,给更多的人带去健康和温暖。”刘石磊始终坚信,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是白衣天使不悔青春的不二选择。

生命的长度是有限的,但宽度却可以自己掌握。刘石磊用奉献爱心、情暖他人的方式,无限拓展着自己生命的宽度,在这条充满希望、充满力量、充满光明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越走越温暖……(师磊)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相关资讯

河北省“承德市”概述

承德历史悠久,有着丰富的多民族历史文化内涵,根据出土文物考证,承德一带早在中原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活动遗迹。殷周时期,这里是山戌、东胡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是燕侯的势力范围。承德市东约150公里处的凌源县海岛营子村,出土过多件西周铜器。战国时

河北衡水:秋高气爽湖城美

2022年8月24日,鸟瞰衡水市区,绿树绕城,林立的高楼与蓝天白云相映,勾勒出一幅怡人的优美画卷。2022年上半年衡水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衡水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5个县(市)创建成为省级森林城市13个国省考地表水断面水质全部达标衡水市

河北邯郸丛台区幸福又来敲门啦

“私搭乱建没有了,小区更敞亮了,大家出行方便了”“绿化多了、墙面靓了、停车规范了,在小区住得更舒适了”“现在谁还说咱们小区是‘老破小’?都得羡慕我们”……日前,记者在采访丛台区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时,说到小区的变化,居民们感触颇多,你一言我一语

河北邯郸复兴区2022年将开展七大领域攻坚

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新城河北省邯郸市复兴区今年将开展七大领域攻坚 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通讯员王学军 记者刘剑英)全年优良天数259天,同比增加61天,增幅全省第一;实施重点项目60个,总投资538亿元,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年计划15

河北邯郸肥乡区开展预防性全员核酸检测

邯郸市肥乡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邯郸市肥乡区开展预防性全员核酸检测的通告为巩固当前疫情防控成果,更好保障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守护全区人民生命健康,区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决定在肥乡区开展预防性全员核酸检测。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河北邯郸肥乡区:从“有水喝”到“喝好水”

一滴水,可以映照城乡群众的生活品质;一滴水,可以折射小康生活的美好图景。2019年以来,肥乡区围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科学谋划、精准施策,提出并大力实施“城乡供水三年面貌提升工程”,以卫生管理、绿化管理、安全管理、外观容貌、文化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动漫资讯网外国洋酒品牌网钱塘江旅游攻略中华家谱族谱网宋亚轩歌迷网全脑开发教育网深海电影影评网平衡车资讯网西贝vip会员网本间球杆生肖猴运势网黄龙旅游攻略马蜂窝旅游攻略网辽宁旅游网许昌新闻头条网
今日衡水头条网-衡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3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境内有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冀州城等旅游景点。衡水特产美食有饶阳豆腐脑、武邑扣碗、衡水金鱼、侯店毛笔、马莲小枣。衡水境内有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冀州城等旅游景点。
今日衡水 77811.cn ©2022-2028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