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7 00:59:02 | 浏览:3801
喜事简办成风尚 移风易俗入民心
——探访衡水市冀州区婚俗改革新变化
衡水市冀州区为50对新人举行集体婚礼,共倡勤俭文明新婚俗。 衡水市冀州区民政局供图
将婚礼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大力倡导婚事简办;打造集体婚礼基地,引导年轻人积极参与;开展婚姻家庭关系辅导,涵养家庭正能量……自去年5月24日被省民政厅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衡水市冀州区结合当地实际,大力推行喜事新办、简办,得到百姓积极响应及践行,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婚俗新风深入人心。
村规民约,破除攀比婚俗陋习
“婚礼总共用了小半天时间,摆了5桌席,每桌不超过380元,严格按照村规民约规定执行。而在过去,流水席一吃就吃两三天。”8月24日,回忆起去年9月村民樊金勇办的婚礼,冀州区新庄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孙立虎印象深刻。
这场婚礼是新庄村公布村规民约后,全村举办的第一场“简办”婚礼。
新庄村位于冀州区冀州镇南,全村1300多人,过去村里人结婚攀比之风盛行。
“你家婚车用奥迪,我家得用奔驰;你家摆席摆10桌,我家得摆20桌。攀比风气越来越厉害,弄得有些人家婚事都办不下去了。”孙立虎回忆道。
为遏制这股歪风,新庄村于2021年4月组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依据本村村情,制定了详细的村规民约。根据规定,彩礼不超过2万元;婚庆每桌用酒总价限100元以内,喜烟限每包7元以内,需拆散摆放;宴席饭菜以大锅菜为主,标准不超过8个菜(四荤四素),每桌价格不超过400元……
在冀州区被确认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后,村里不断加大推动和引导力度,村民结婚前要向红白理事会报备婚礼准备情况,一旦有超出规定的,村干部会去家里做工作。
“这个规定好!办婚礼就该量力而行。”婚礼按照村规办,既有面子又“省钱”,村民们无不拍手称赞。
如今,婚俗改革在新庄村推行已有1年多时间,婚事简办在村内已蔚然成风。
“无论富裕人家,还是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民,大家办婚宴都是一致的标准,不仅刹住了攀比歪风,也有效遏制了铺张浪费。”孙立虎介绍,现在,村民们每场婚事办下来,比之前能够节省少说一两万元,村民负担减轻了,乡风文明水平也提高了不少。
婚事“减负”,幸福加分。冀州区被确定为全省婚俗改革实验区后,全区382个村镇都施行了类似于新庄村的做法,各地结合实际设立了红白理事会,负责制定婚丧嫁娶习俗,协助办理、监督红白事等工作。在各地红白理事会的指导、监督之下,杜绝铺张浪费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婚丧喜庆简办正成为冀州区各地的新风尚。
示范引领,文明婚俗观念渐入人心
“虽然没有震耳鞭炮和奢华酒席,但整个仪式庄重浪漫,场面非常震撼。”回忆起去年参与的那场集体婚礼,冀州区年轻夫妻潘慧泉、刘冬梅仍难掩激动之情。
集体婚礼活动在冀州区农光互补示范园百合园隆重举办,来自全区的50对新人,在喜庆的婚礼乐曲中登上集体婚礼大舞台,接受着来自各方亲友的祝福。
“原本,我们计划办婚宴,准备请35桌,每桌700元左右的标准,加上烟酒和其他开销,少说得十来万。参加集体婚礼,这些花销都省了,而且非常有意义。”潘慧泉说。
摒弃婚俗旧观念,需要新规约,更需要示范引领。集体婚礼,是冀州区探索婚俗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参加集体婚礼的年轻人基本上都主张零彩礼、低彩礼,乐意婚事简办、喜事新办,他们可以说是推动婚俗改革最好的‘宣传片’。”冀州区民政局局长付洪元介绍,依托于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条件,冀州区打造了以“冀鲁豫边区省委党校”为主题的红色集体婚礼基地、以“农光互补示范园”为主题的环保集体婚礼基地和古典集体婚礼基地,三个基地各具特色,为有意参加集体婚礼的年轻人提供更多选择。
“今年,我们也计划在全区组织举办集体婚礼,倡树简约、理性、内涵式婚俗礼仪。”冀州区民政局办公室主任刘志云介绍,冀州区计划将举办集体婚礼打造成一种长效机制,通过这种婚礼形式,带动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婚姻观念渐入人心。
婚礼简办,让“爱”加倍。为了更好地转变年轻人的婚俗观念,冀州区民政局在当地婚姻登记处设置了宣传点,每对前去登记结婚的新人,都会收到一份《婚事缓办、简办承诺书》。承诺书倡导年轻人“主动做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的践行者、引领者、宣传者,缓办、简办婚庆事宜”。此外,工作人员会向他们传递有关集体婚礼的信息,有意参加的,可随时报名。
截至目前,冀州区已为近百对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婚事简办”“低彩礼”“零彩礼”等文明新风正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
创新服务,涵养家风传递正能量
“请两位新人郑重回答我,你们是自愿结婚的吗?”
“是!”
“请两位新人一起宣读你们的结婚誓言。”
……
8月4日,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在冀州区婚姻登记处婚姻登记员的主持下,一对新人在“颁证室”里举行了他们的结婚证颁证仪式。
宣读誓词、互赠鲜花、合影留念……宽敞温馨的颁证室里,整个仪式简单而隆重。两位新人激动不已,“没想到来领证还能有一个如此庄重的仪式,让今天更值得纪念了。”
为了更好地推进婚俗改革,冀州区在优化婚姻服务上不断创新。“颁证室”的设立,是其中一项亮眼工作。通过整合现有场地,在婚姻登记处精心设置的“颁证室”,不仅可在节日免费为新人举行颁证仪式,还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动模范等社会各界代表、杰出人士参与颁证工作。
此外,冀州区还探索设置了婚姻“辅导室”和“调解室”。婚姻“辅导室”引入社会力量,探索“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为新人上好“婚前第一课”,帮助新人做好进入婚姻状态的准备,从源头上减少婚姻家庭纠纷的产生;“调解室”积极探索“调解+关爱”服务模式,为广大群众开展家事调解、教育引导等服务,通过开展婚姻家庭关系调适,化解家庭矛盾,促进社会稳定。
“每一项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将移风易俗、婚事简办等新理念贯穿、渗透其中,目的就是要对新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将这些场所打造成为传播文明、传承家教、传授家风、传递正能量的主阵地。”付洪元介绍。
更好地为农村未婚青年服务,也是推进婚俗改革的重要内容。冀州区民政局联合工会、教育、妇联等部门建立“未婚大龄青年数据库”,设立“相亲角”、微信交友群,通过“线下”“线上”等多种方式,为辖区广大未婚青年牵线搭桥。
“我们将充分利用三年试点实验期,结合冀州人文环境和风俗民情,在阵地建设、文化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主动发力,大力推进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大幅提升全区精神文明程度,让良好的婚俗文化成为冀州亮丽名片。”付洪元表示。(河北日报记者高珊)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
今年5月,黄浦区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办学,两所中小学校更名。上海市兴业中学正式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中学”,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三中心小学正式更名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黄浦实验小学”。抓住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发展契机,新学期,这两所学。
没想到现在这里变成一片油菜花田,春节不用出远门,家门口就有休闲放松的好去处了。“以前这里是一片荒地,杂草丛生、垃圾成堆,我们村民路过都避之不及。”南调河沿岸村民陈峰由衷感慨道。南调河岸油菜花田生机盎然1月29日,坡头区举行“我为‘小场景’打。
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富市按照昭通市委、市政府赋予水富的“三个定位”“四个标杆”目标要求,大力实施“港园城”融合发展战略,聚焦“建设成为引领昭通乃至云南融入长江经济带、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前沿和窗口”,纵深推进“扩港、建园、退城”,奋力建设
知道襄阳新的三大中心区域都有谁吗?答案来了……襄阳市中心变迁东津、鱼梁洲、庞公代替老城区成为最新领衔主角1949—1979年,襄阳地区只有一个中心区,就在古城内。1980—1990年,在襄城区的基础上,中心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等科学化方针,
大象新闻·河南广播电视台记者成书丽加快推动产业从原料向材料转变,加快推动产业链从“中间”向“终端”转变!5月19日至20日,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到三门峡市调研。本次调研,为三门峡定下“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新驱动,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创新型城市蝶变
河南周口鹿邑县夏庄行政村位于豫皖交界处,这里是老子故里、曹魏三国遗址武平古城所在地,也是自古以来的“天下粮仓”。走进夏庄村,村子里小楼房错落有致、道路干净整洁、桂花香气扑鼻而来。文化广场上,村民有的三三两两在散步、有的在打乒乓球、有的在跳广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3日讯 12月2日晚,《问政山东》栏目围绕省会经济圈一体化发展进行专场问政。节目中曝光了淄博市周村区309国道亮化设施不完善的问题。12月3日,记者跟随由淄博市、区两级问题整改专班组成的督导组来到周村区309国道进行了
“13号之声”的蝶变效应——邯山区丰富载体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纪实10月13日,阳光普照。在邯山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村(居),一场场“13号之声”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形有效。在这一天,邯山区各级党组织广泛开展“书
来源:长城网长城网记者 李皓 周亚彬 张谢雅“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走进邯郸市复兴区康庄乡石坡村,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映出绿树蓝天,不时有几只燕子低低飞过。这里的丘陵地带高低起伏,走入其中,鸟语花香阵阵袭来,俨然一幅乡村山水画卷。8月初,记
为了搞好幼小衔接,推进课堂教学高质量发展,提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质量,2022年9月14日,仁寿县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持召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线上线下培训会,主会场在城北小学,各学区设立分会场,汪洋学区全体语文教师在汪小分会场参加会议。仁寿县教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