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楫破浪劲扬帆——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综述

时间:2022-10-07 01:47:11 | 浏览:8763

调试水电消防、地面面层处理、栽种花苗……9月11日,安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8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保证工程准时完工,这个假期大家放弃了休息。”安平高新区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朝说。

调试水电消防、地面面层处理、栽种花苗……9月11日,安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施工现场热火朝天,80多名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为保证工程准时完工,这个假期大家放弃了休息。”安平高新区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张朝说。

不仅在工地,也不只是项目,节日期间,我市的众多劳动者步履不停,和这座城市一起拼搏前行。

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衡水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拼搏奋进,只争朝夕,推动了一系列功在当前、利在长远的大事,干成了一系列重点突破、带动全局的要事,办好了一系列造福人民、群众满意的实事,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开创了衡水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这十年,我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质量效益同步提升,积蓄了跃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总量呈现出积极变化。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888.6亿元,到2014年跨越千亿元大关,2021年已达到1703.1亿元,较2012年年均增长6.9%。人均GDP稳步提高,2021年人均GDP达到40561元,是2012年的两倍。

财政实力明显提升。201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7亿元,到2017年突破百亿大关,2021年达到136.6亿元,是2012年的2.6倍,年均增长11.6%。政府财力的增强,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大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2021年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5.81%,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2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68个百分点。2012-2021年城镇人口年均增加6.3万人,有效带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与此同时,我市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38.2%,比2012年年末提高15.1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协同发展

这十年,我市着力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第一产业较为稳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齐头并进、加速发展的新格局。

农业农村经济态势良好。随着“果蔬进京”“中化来衡”等一系列强农惠民政策的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农业基础进一步巩固,农业丰收、粮食保障的“定海神针”作用持续发力,粮食生产实现“十七连丰”。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449.5亿元,较2012年增加88.9亿元。畜牧、蔬菜和果品三大优势支柱产业实现产值275.2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1.2%。2021年粮食总产44.1亿公斤,创历史新高。2021年年末,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6家,较2012年增加23家。

工业保持较快增长。2013-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2%。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9+5”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焕发出澎湃活力,2018-2021年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2%的高速增长。

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全市呈现出交通运输、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重点行业发展良好,现代物流、信息传输、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与商务居民服务等公共服务业成为新亮点的发展新格局。2021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881.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1.7%,占比较2012年提高15.7个百分点。

需求结构不断改善

这十年,我市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积极深化对外开放,出台系列政策措施扩大内需,需求结构持续改善,发展活力竞相迸发。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项目为王”,坚持全生命周期抓项目建设,全过程抓项目管理服务,积极鼓励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公路、公共事业等领域项目建设,多元带动保持投资快速增长。2013-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0.9%。亿元以上建设项目个数由2012年的259家增加到2021年的327家。

消费升级态势明显。大数据、移动支付的兴起活跃了消费市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17年和2021年分别跨越500亿元、600亿元大关,2013-2021年累计消费4463.8亿元,2021年达61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94.9亿元,年均增长8.6%,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同时,全市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21年旅游总收入达141.3亿元,较2012年增加107.9亿元。

对外贸易发展成效显著。我市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开放型经济活力日趋增强。2021年,外贸进出口总额239.7亿元,年均增长1.8%。其中出口总额217.1亿元,年均增长2.7%。

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这十年,我市坚持把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新旧动能有序转换。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业持续较快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三次产业结构由2012年的20.3∶43.7∶36.0调整为2021年的14.0∶34.3∶51.7,第三产业占比提高15.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7个百分点。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高新技术产业增长明显快于传统产业。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实现61.3亿元,较2012年增加20.7亿元,年均增长11.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21.4%,较2012年提高10个百分点。

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企业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全市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由2012年3.9亿元增加到2020年17.5亿元;规上工业企业R&D经费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2012年的1.1%提高到2020年的6.2%,提升了5.1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度不减。2021年全市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总数达到636家;新增88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达到7268家。全市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5家、重点实验室3家。全市组织实施的科技计划项目232项。专利授权6513件,有效发明专利1092件,商标注册13338件。签订技术合同数由2012年的8份提高到2021年的415份,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2年的302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6.1亿元。

民生福祉持续增强

这十年,我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惠民为要,城乡居民获得新实惠,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

城乡收入大幅增加。我市坚持重点发力、精准落实、多措并举做好城乡居民增收工作。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18504元增加到2021年的35748元,增加了17244元,年均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6167元增加到2021年的16912元,增加了10745元,年均增长了11.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收入倍差由2012年的3.0降至2021年的2.11,缩小了0.89。

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坚持把稳就业和保就业放在首位,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实施各类就业培训工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的预期目标以内。2021年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3%,较2012年下降0.28个百分点,城镇新增就业4.4万人。

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城乡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工作有效开展。2021年年末全市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75.3万人,较2012增加31.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为31.6万人,较2012年增加13.3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50.9万人,较2012年增加27.5万人。

共享发展拉高“获得感”

这十年,我市加大医疗、教育、文化领域投入,民生保障在共建共享中取得重大突破。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卫生服务人员数量大幅增加,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6890个,卫生技术人员2.8万人,较2012年增加1.7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2.2万张,较2012年增加0.8万张。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20所,新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54所,主城区普通高中统招人数增长25.5%。2021年全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2.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3.5万人。普通中学、小学、幼儿园在校生分别为40.4万人、36.8万人、12.5万人,分别较2012年增加14.9万人、4.5万人、4.8万人。

文化事业呈现新气象。全市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方位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文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2021年年末,全市有博物馆6个,公共图书馆12个,文化馆12个;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100%;不可移动文物点1193处,世界文化遗产点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

生态环境更美更优

这十年,我市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天蓝地绿湖清的美丽衡水,环境保护体系更加完善,生态优势更加彰显。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聚焦能源高质量转型发展,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升,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28%,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体现了全市用更少的能源消耗支撑了更多的经济发展。万元生产总值电耗下降0.32%,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9.03%。

环境治理和保护力度加大。2021年我市完成营造林2.1万公顷。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自然保护区达4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3个。城市环境综合治理能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由2012年的80.35%提升到2021年的99.2%;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绿化覆盖面积13895.8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2%。

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及好于二级天数为257天;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42微克,下降17.6%,可吸入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0微克,下降15.7%。

回首十年路,踔厉奋发的足迹历历在目,湖城大地高质量发展长卷如画。

展望新征程,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衡水风帆高悬势正扬。聚焦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衡水儿女正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解放思想,奋发进取,争先进位,勇闯新路,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来源:衡水日报客户端

相关资讯

“四送一服”助力大观区高质量发展

据安庆市政府网消息 “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开展以来,大观区围绕服务企业发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一大批企业在活动中实现加速发展。送新发展理念,助力企业凤凰涅槃。安庆盛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位于大观经济开发园区内,占地80余亩,主要

4月销量同比增17.5%奇瑞进入集团化、多元化发展轨道

新华网北京5月22日电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在4月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239.74万辆和231.86万辆,上涨12.27%和11.47%,市场回暖明显。其中,奇瑞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奇瑞集团)销售汽车60592辆,实现17

白云机场:国内航空需求快速复苏,三期扩建凸显长期发展潜力

随着疫情压力缓解,机场行业是否将迎来春天?近日,白云机场(600004.SH)公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及2021年一季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尽管公司一季度业绩依旧亏损,但盈利能力正逐步得到修复。在随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白云机场董事长邱嘉臣

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家长必须知道的7个科学常识

【控制孩子近视发展,家长必须知道的7个科学常识】孩子近视了如何控制度数增长?偏方偏门不可信,这些科学常识用起来。(整理 | 谭芳 记者|祁燕 设计 | 张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

近视眼发病原因复杂过多甜食摄入导致近视发展速度加快

  国家卫健委2021年7月份发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儿童近视呈现低龄化趋势,发病率也在不断攀升。过度食用甜食可导致近视发展速度加快;近视一旦出现是不可逆的;虽然近视眼不一定遗传,但还是有一定遗传风

王宁利:近视眼防控需要全社会行动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赵秋玥)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做客新华网。针对中国青少年近视眼高发的问题,王宁利提出,近视眼防控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关注,最好把近视眼防控纳入到青少年健康素质的管理中,而不是孤零零做近视眼

能调近视度数、同传翻译智能眼镜现在发展到哪一步了?

2022年了,进入新智能时代的我们,对身边的智能产品要求越来越高,从以前的不敢想象,到如今的功能制约,就比如简单的眼镜,从前我们只希望它能帮我们看清世界,而现在却期待它能替我们“搞定一切”。智能眼镜一词最早在2012年由谷歌提出,同年谷歌推

近视了,选择什么样的镜片,度数能发展慢一点

大家好,我是眼科医生游玉霞,同时也是超爱写科普的游医生。因为我的专业方向是眼视光,所以在门诊接触的患者大多是有视力问题的,而近视占了其中的大部分。现在近视的小朋友非常多,而很多家长在刚发现孩子近视的时候,会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想让孩子恢复视

世界视力日|近视控防从小抓起科学延缓近视发展

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未形成,更没

世界视力日|近视控防从小抓起科学延缓近视发展

央视网消息:今天(10月13日)是世界视力日。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达到52.7%。我们该如何保护孩子们的视力呢?保护视力、预防近视是童年时期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课。眼科医生提示,由于低龄儿童自控力尚

友情链接

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妈妈知道币圈平潭岛旅游攻略何润东影迷网龙岩沉缸酒资讯网本草纲目资讯网仙女湖旅游攻略龟峰山旅游攻略翻译在线网站上海机场股票三星电视评测网贵州旅游网明星排行榜丹炉山资讯网烧烤音乐节长沙新闻资讯网法律咨询网
今日衡水头条网-衡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33项,市级非遗保护项目55项,境内有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冀州城等旅游景点。衡水特产美食有饶阳豆腐脑、武邑扣碗、衡水金鱼、侯店毛笔、马莲小枣。衡水境内有衡水湖、武强年画博物馆、冀州城等旅游景点。
今日衡水 77811.cn ©2022-2028版权所有